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從6月8日開始,中國氣象局短臨預報業務系統(SWAN 3.0)正式向全國推廣試用,以提高1小時精準化的預警提前量。這標志著國家級短臨預報業務系統在集約化、智能化程度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飛躍。
SWAN3.0是國省市縣短臨協同預報業務平臺,可以在6分鐘內生成全國短臨預報產品,在全國推廣后,通過信息化改造把最先進的基于多源觀測的技術產品快速、直接、方便地服務于國、省、市、縣四級氣象部門的一線短臨業務,有利于提高氣象部門尤其是基層氣象部門對大風、龍卷、強降水等極端天氣的預警能力。
SWAN3.0可綜合顯示雷達、風云衛星、中國氣象局區域模式、探空站、自動站等數據,加強了精細化地理信息顯示,目前晚于實況10分鐘的各類資料就可以在SWAN3.0上調閱,并通過業務內網直接共享到國、省、市、縣四級氣象部門。同時,深度學習回波降水外推產品、龍卷潛勢產品、AI雷暴大風分級產品等國內最先進的短臨技術、多個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被應用于SWAN3.0,為短臨預報預警提供了技術支撐。
SWAN3.0可實現災害天氣智能報警,有助于預報員提前發現極端天氣。同時實現關注區域內預警信號、極端天氣智能統計提醒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提供了國家級強對流短期和短時指導預報以及大量短時臨近最先進的參考產品,SWAN3.0發揮國家級集約化和技術輻射優勢,可直接服務對接國、省、市、縣四級短臨業務。目前,SWAN3.0提供了未來2小時任意點的災害天氣預報,為基層氣象部門發布預報預警信息提供最直接的產品支撐。SWAN3.0未來將根據省、市、縣氣象部門用戶的建議,繼續加強核心短臨預報技術研發,增強對預警發布的支撐;繼續完善國、省、市、縣預報預警信息共享互動功能,實現災情共享、預報互動、即時會商。
(作者:張明祿 盛杰 藍渝 責任編輯:閆泓)